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
一本非常燙手的書籍



◎一本非常燙手的書籍


 ~~《閱讀,動起來2:香港閱讀現場》的導賞與推薦


  撰文/呂嘉紋(桃園縣高原國小主任) 98.03.02(一)


 


  前些日子,我收到天下雜誌社寄來的一本新書,書名是《閱讀,動起來2:香港閱讀現場》。



輕輕觸摸著這本書的封面,我隱約可以感覺到它非常的「燙手」,一方面是因為它在去年的年底,才剛熱騰騰的出版上市,另一方面,則是因為這本書所探討的,正是目前最「夯」、最火紅的閱讀主題,除此之外,也是因為它邀集了許多關心孩子閱讀教育的師長,用他們的熱情與專業,企圖在教育的現場迸發出閱讀實驗的新火花。


回顧二○○四年,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開始推動「希望閱讀」的計畫,除了認養兩百所偏遠地區的小學,帶領二萬五千名孩子一起閱讀之外,每年也捐贈這些學校一百本新書、號召大學及企業志工到學校陪孩子們閱讀、舉辦老師與志工的研習營等活動,期待透過「閱讀」,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搭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樑。


二○○六年,台灣第一次參與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」(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,簡稱PIRLS),在所有參與評比的四十六個國家及地區之中,台灣的排行是第二十二名,面對如此不盡理想的成績,社會各界批評與質疑的聲浪,也開始不斷湧現:「奇怪?這些年教育部不是投注了數億元的經費,用來推動兒童的閱讀運動嗎?想不到成效竟然是這麼的不堪入目呀!」
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次PIRLS的評比成績公布之後,有許多人非常好奇:「為什麼昔日被稱為『文化沙漠』的香港,和台灣同樣使用繁體中文來接受測驗,但是它們卻能夠在短短的四年之內,從二○○一年第一次參加時的第十四名,立刻躍升到全球第二名的好成績呢?究竟香港在推動閱讀方面,曾經做了哪些的規劃與努力?它們成功的方法與策略又是什麼呢?」


面對這一連串的疑惑與不解,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又主動擔負起「開疆闢土」的重要角色,從兩百所聯盟小學中徵選二十位「希望閱讀的種籽教師」,帶領他們實地到香港進行三天兩夜的交流、訪問與研習,同時希望這群老師能夠將海外研習的成果與觀察,分享給國內致力於推動兒童閱讀的老師們,期盼大家能夠在這塊領域中共同成長,而《閱讀,動起來2:香港閱讀現場》這本書,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誕生的。


在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,我的內心其實是非常懷疑的:「才短短三天的參訪與研習,究竟能夠帶給這些『希望閱讀的種籽教師』多大的震撼與改變呢?」對於直接進入教學現場「觀課」(我們這裡稱為「教學觀摩」)的這些教師,他們在書中不斷誇讚香港教師所採行的各種閱讀教學策略,以及那種看似熱鬧又嘈雜,但是卻又行駛於學習軌道中的教室氣氛,說實在的,我真的是很難想像,也根本無法理解。


還好!這本書有附贈一片隨行採訪的光碟,我們不僅可以從這段長達三十分鐘的影片當中,親眼目睹香港教師的閱讀教學現場,以及他們所採行的各種閱讀教學策略,更難能可貴的是,從香港小朋友既專注又認真的上課表情,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已經能夠從閱讀之中學習,而且也充分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。



認真閱讀完《閱讀,動起來2:香港閱讀現場》這本書以後,我更加確信香港之所以能夠在PIRLS的評比中大放異彩,絕對不是僥倖與偶然,而是政府、學校、教師、家長以及學生們,都能夠認同「閱讀教育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希望工程,所以,它不只是一種「教育上的改革」,更是香港全面性的「社會運動」。


在這本書當中,讓我印象最深刻、也讓我最羨慕的地方,主要有下列兩點──


(一)取消「指定篇章」的教學


香港教育局(負責香港各項教育政策的單位)於二○○二年踏出課程改革的第一步,就是取消「指定篇章」的教學,鼓勵教師和學生直接採用優質的文學作品,做為「教」與「學」的文本,有些學校甚至還開放到完全不用教科書的「境界」,這是不是很令人覺得「不可思議」呢?


然而,就是因為香港教育局只提供寬廣的課程架構,學校因此有了更專業的自主權,教師可以創意揮灑的空間,不再只是針對教科書裡的有限篇章和字詞來進行教學,而學生學習的方式,也不再只是死背硬記教科書裡的「斷簡殘篇」。過去,學生一年可能只會熟記三十篇的課文內容,但是現在,香港的學生一年可以接觸到二、三十本的文學作品,閱讀的「數量」,當然也就明顯增加囉!


同樣的,因為過去香港的中文教育是「指定篇章」的教學,所以老師們會把課文內的生字和語詞,一個一個的圈選出來、一個一個的解釋,然後透過反複抄寫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,但是,現在一年要教三十本書的方法也就完全不同了,香港的教師們利用專家學者所研發的「綜合高效識字法」,以學生已經具有的知識為基礎,透過大量閱讀一些有意義的文章,來幫助學生更有系統的識字,然後再把課堂上多出來的時間,用來教導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策略,以及培養更積極的閱讀態度等,如此一來,學生閱讀的「品質」,當然也就會跟著改善了呀!


 


(二)設置專職的「圖書館主任」


從二○○一年開始,香港教育局要求學校必須從現有的教師隊伍中,找出專職的「圖書館主任」,而且這位圖書館主任不用身兼其他的職務,只要專心做好圖書館的管理和學校閱讀推廣的工作即可,教育局也會舉辦專門為這些圖書館主任設計的在職培訓課程,以及和香港大學合作提供圖書館主任的文憑等貼心服務。


在《閱讀,動起來2:香港閱讀現場》這本書當中,以香港一所只有三十班的中型學校為例,這所學校的圖書館藏書竟然高達一萬本,而且學校的圖書館主任每年都有十五萬台幣的購書經費,因此,她必須閱讀各式各樣的書評和選書的獎項,並且與各個科目的老師們討論,然後再選定每年所要採購的新書書目。


除此之外,這位圖書館主任還會為每一個班級上每兩週一次的「圖書課」,她教低年級的小朋友運用圖書館的原則、讀好聽的故事給他們聽,她教中高年級的小朋友蒐集資料、做專題報告的方法,並且幫助小朋友擬定自己的閱讀進度與計畫……。


光是看到這位圖書館主任所受到的禮遇,以及她所認真參與的每一項事務,我心想:「香港之所以能夠在PIRLS的評比中,得到如此亮眼的好成績,也就沒有什麼令人意外了!」


 


在三天兩夜的香港參訪行程結束後,令人欣慰的是,這群「希望閱讀的種籽教師」並未因此結束了他們的任務,反而開始在台灣的各個教學現場,持續散發他們蓄積許多的光能與熱量,不管是舉辦分區的成長工作坊、架設網路交流與討論的平台,甚至開始在自己的課堂上,逐步進行各種閱讀教學策略的嘗試……。


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將可以欣賞到他們一個個花團錦簇般的閱讀教學成果,而不再只是把香港閱讀教學現場「觀課」的教學流程,以及「工作紙」(我們這裡稱為「學習單」)上的項目與內容,依樣畫葫蘆的再重新操演一遍而已!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