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攝影/呂嘉紋(桃園縣高原國小主任) 96.11.24(六) 到醫院掛號看病,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,我看到診療室外面的液晶螢幕上,不斷播放著一些衛生教育的海報文宣,其中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關於「探病前後,請記得要洗手」這一系列的宣導。 「你洗手了沒?」
◎閱讀前後,請記得要洗手
「優質的醫療品質從洗手開始。」
「正確的洗手,分為『乾洗手』(至少二十到三十秒)和『溼洗手』(至
少四十到六十秒)兩種。」
「探病前洗手,主要是為了保護病人;探病後洗手,主要是為了保護自
己。」
天啊!我一直以為,「洗手」也不過就是這麼簡單容易的一件事情,想不到它竟然如此的重要,而且還隱含了許多寶貴的學問在裡面啊!
※ ※ ※ ※
回到學校以後,我把「記得要洗手」這個重要的提醒,正式列為小朋友「圖書館利用教育」必修的一堂課程,之所以會有這樣子的想法與堅持,其實和我們到醫院探視病人的道理是很類似的。
我告訴小朋友,圖書館裡的書籍和醫院裡的病人一樣,都是很脆弱的,所以在進入圖書館以前,我們最好能夠把雙手用肥皂清洗乾淨,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我們將各地挾帶而來的塵土,或是剛剛吃完早餐油膩膩的雙手,直接沾黏在書籍的內頁,造成了它們的「病情」(污損的程度)加速的惡化;另一方面,則是可以讓我們洗了肥皂,那雙香噴噴的玉手,在翻閱書籍每一頁的時候,能夠飄散出一股淡淡的清香,讓我們在閱讀時的心情更加愉悅!
同樣的,在小朋友要離開圖書館的時候,我們也要叮嚀他們,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,避免他們在看書時不小心觸摸到的印刷油墨,或是累積在書本上的灰塵,一直殘留在手中,嚴重威脅到他們身體的健康。
※ ※ ※ ※
到日本參觀旅遊,在進入祭祀天皇的神宮之前,所有的賓客都必須經過一道「淨身」的程序:「第一個步驟是『洗手』(右手拿起水杓來舀水,先清洗左手,然後再用左手拿水杓舀水,清洗右手),接下來是『洗口』(用左手掌盛接一灘水,放到嘴巴裡漱漱口),最後則是『洗心』(用水杓舀一小口的水,喝到肚子裡面去)。」
我們姑且不論這個繁複的程序背後是否太過於迷信,但是我認為,透過洗手、漱口、淺飲一杓水的過程,至少可以讓所有的賓客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,為進入神宮時所需要的謙卑以及莊嚴肅穆的態度,預先做好準備。
當然啦!我並不是希望小朋友在進入圖書館的時候,都要像進入神宮時一樣的拘謹與嚴肅,只不過藉由清洗雙手的過程,除了可以培養小朋友的公德心之外,也可以為接下來的閱讀活動做好「暖心」的運動;如果小朋友在離開圖書館的時候,沒有忘記將雙手清洗乾淨,那麼,代表的不只是他們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,也代表著他們的知識與智慧,正持續不斷的在增加呵!
【文章的背景小故事】
在排隊等待看病的時候,我看到了這些衛生教育的海報文宣,可是等我想要把它們拍攝下來,其實已經是在我看完病以後的事情了。
為了拍攝這些以「洗手」為主題的宣導海報,其實我是花了好久的時間喔!因為這個液晶螢幕播放的內容真的是五花八門、千奇百怪,有門診醫師的介紹、有地下美食街的餐點宣傳、有紅眼症的辦別方式、有癲癇症的預防等,我只好拿著相機,像隻老虎一般,眼睜睜的等待著我的「獵物」親自送上門來。
那天剛好是星期假日,醫院裡擠滿了看病的人潮,要將這些畫面拍攝下來,而且不要拍到一些閒雜人等,其實是有一些困難的,再加上旁人疑惑看著我拍照的眼光,讓我倍覺尷尬與不好意思了。
這些海報的設計非常的簡單明瞭,而且顏色也搭配得恰到好處,我想,一定是有個美術專才的人士負責統籌設計的吧!
以下是摘錄自網路的新聞內容,
回覆刪除仔細閱讀之後,
我猜想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吧?
從醫院帶出8萬多個細菌? 47%民眾有看診後不洗手的習慣
更新日期:2007/12/25 18:20
民眾進出醫院要當心了,根據消基會調查發現,進出醫院後的雙手最多可以驗出8萬2千多萬個細菌,比馬桶髒600倍,而且細菌是看不到的,有47%的民眾看診後沒有洗手的習慣,就這樣直接把細菌帶回家。
走進醫院先到櫃檯掛號再進入診間,一路上不僅觸摸到樓梯的扶把,在等候醫師的空檔,手也不安分的到處在沙發上摸來摸去,難怪手上細菌一大堆,但是根據消基會調查,看病前後有洗手習慣的人不到5成。
調查顯示,進入醫院時有48%的民眾沒洗手,離開醫院時也差不多有47%的人不會把手清乾淨,其中有洗手習慣的大多是學生,又以花東地區的人最為勤勞。
千萬不要以為沒洗手沒什麼大不了,消基會在進出醫院的民眾手上進行細菌培養,結果發現最髒可以多達8萬2千多個細菌,也就是等於比馬桶髒600倍,要是再摸摸臉、拿東西吃,病痛就這樣悄悄入侵。
因此,洗手是進出醫院保護自己的必要動作,正確洗手可以洗掉99%的細菌,只要一個小動作,健康就多一點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