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

記者先生的最佳代言





  今天的《中國時報》,以半個版面的內容,大幅刊載了我和小朋友的這則新聞。


 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意外的機緣,就在昨天我開始對新班級的小朋友上課,開始對這批學生提出我要他們養成上課抄筆記的好習慣...,下課的時候,文娟老師通知我,樓下辦公室有一位記者等著,準備採訪我。


  為了增加採訪內容的可看性,記者先生還要我找幾個小朋友,以他們的意見為佐證,甚至還請他們當個模特兒,刻意營造出我<循循善誘、諄諄教誨>的模樣。


  在這個訪問的過程當中,我覺得最大的收穫,就是這位曹記者,恰巧適時的扮演了我上課的最佳代言人,我把他邊訪問邊抄寫的文字稿拿給小朋友們看,讓他們對於記者抄寫訪問稿的功力大開眼界,今天,我也把這則新聞拿給小朋友們看,讓他們體會到~~什麼是<今日事,今日畢>的道理,所以啦,以後的上課筆記,也是有時效性的喔!


 



新聞一:中國時報 2007.09.04  生活入詩 高原國小學生出書 曹俊漢/龍潭報導



  「我的書包很大、可以裝得下鉛筆盒、裝得下全部的文具,可是,就是裝不下一張薄薄的零分考券!」這是龍潭鄉高原國小學生王家慧在三年級時所寫的新詩作品,詩中展現的巧思,讓負責指導的總務主任呂嘉紋認為相當難得。

  曾在復興鄉任教的呂嘉紋,自從轉任高原國小服務,無論是擔任教務主任或現職的總務主任,莫不籌思如何提升小朋友的文學能力


  他發現小學生上網很厲害,接觸速食文化很快,只是,如此偏重於影音傳播的「重口味」,失去對於文章細細口味的結果,自然無法發揮駕馭文字的效果。他甚至發現許多民眾或小朋友的部落格,不過是聊些八卦生活表面的膚淺事務,不見較深層的思考。


     為此,他開始以幼年時,書寫日記交差的心情,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,最後,再以自身投稿的文章,進而集結成書,建議小學生不妨多加留意身旁事務,作為寫詩的參考來源。


     呂嘉紋並以「聊書」方式,接近與小朋友的距離,讓學生對於文學創作,不再視為畏途,已是小六的王家慧在三年級時,寫下書包的新詩,她說,自從接觸寫作,已經愈來愈喜歡看書,尤其,一些驚險恐怖的小說,更是最愛,此種感受在學生劉以加眼中,也是如此。


     至於學生李嘉敏、楊惠文則認為,老師經常推薦優良好書,即使被推薦外出進行國語文競賽,也能得心應手,不致驚慌。



 


 



新聞二:中國時報 2007.09.04 童詩記童思 呂嘉紋常保赤子心   曹俊漢/龍潭報導


 


   「紋紋阿桑愛呷肉粽、呷肉粽活潑又健康」這是龍潭鄉高原國小總務主任呂嘉紋,回憶幼年時,由阿公抱在懷中哼著搖籃曲所寫下的詩詞。他說「用童詩記錄孩子的童思」就是當初激勵自己收集文章出書的最大動力。

     國中小時,被要求繳交日記、周記,相信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,呂嘉紋也是如此。當年,他總以交差心態應付一下,即使考進台東師範學校,寫了不少文章,得到的分數也不高。


     畢業退伍後,一時興起,將在校文章投稿國語日報,竟獲得刊登,自此得到鼓勵,尤其,回想自己是在有詩人節之稱的端午節出生,似乎冥冥中要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。


     「我打翻了書桌上的棋子,黑白棋子散落滿地,如同班上愛吵架的男生女生壁壘分明,我蹲下拾起棋子,重新在棋盤上團圓,班上何時能和好如初」呂嘉紋說,這是某次小學生班上見到的狀況,馬上文思泉湧,完成一篇新詩。


     「熱情的高壓電,好像集團結婚,自白天到黑夜,許下海誓山盟」這又是呂嘉紋每次駕車經過北二高,見到外人視為刺眼的高壓電,突發奇想、完成的一篇新詩。


     呂嘉紋說,始終保有赤子之心,一直是自己堅持的要求,因為,許多事務在大人事件不足為奇,在小朋友眼中卻有不同看法,因此,他經常要求小朋友不要有框架的,才能天馬行空地寫出好文章。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